备课易

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讲义 专题52 测量动摩擦因数实验(教师版+学生版)

更新时间:2023-01-24 15:30:17

科目:物理

资源大小:883.8KB

所属版本:通用版

适用地区:全国

文件类型:doc -

详细介绍:

专题52 测量动摩擦因数实验
一、.力学创新型实验的特点
(1)以基本的力学模型为载体,依托运动学规律和力学定律设计实验.
(2)将实验的基本方法——控制变量法、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——图像法、逐差法融入到实验的综合分析之中.
(3)实验器材的等效与替换
(i).用气垫导轨代替长木板:应调整导轨水平,不必平衡摩擦力.
(ii).用光电门、频闪相机代替打点计时器.
(iii).用电子秤或已知质量的钩码等代替弹簧测力计.
2.创新实验题的解法
(1)根据题目情境,提取相应的力学模型,明确实验的理论依据和实验目的,设计实验方案.
(2)进行实验,记录数据,应用原理公式或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,结合物体实际受力情况和理论受力情况对结果进行误差分析.
二、近五年高考物理创新实验题的特点
1.源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
分析近五年全国卷实验题发现,全部实验题均“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,源于经典实验而发展经典实验”,高度体现了2017年版课程标准提出的“注重体现物理学科本质,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”的理念和“科学探究”为主体的实验评价方式。
2.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设计与创新
实验设计已成为高考题的亮点,这类试题以“某同学”“某小组”为主角创设一个新的实验目的,但深入研究会发现,提供的实验器材和运用的基本原理都是学生熟悉的,只是需要学生深入理解每一个器材的作用、每一个原理的意义,才能完成设计。这类试题要求学生深入理解教材中实验所涉及的每一个知识、方法、原理,并能够在新的实验目的下迁移、重组并应用。
总之,实验题的原理和方法均源于《课程标准》要求的实验,但试题更加注重在新情境下的迁移与应用,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。
三、指向深度探究的实验复习的必要性
传统的实验复习,学生大多缺少真实体验探究的机会,教师“说”、学生“背”实验的现象普遍存在,即使做实验,也是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验器材,按照规定的实验步骤进行程式化操作,学生很少经历自主设计实验的机会。纸笔训练和测试成为常见的强化实验复习的主要手段,显然,这样的复习方式不利于学生迁移与应用能力的提高,更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。
所以,实验复习应该以教材中的实验为抓手,引导学生经历深度探究,亲身体验物理知......
文档下载地址
以下链接为备课文档“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讲义 专题52 测量动摩擦因数实验(教师版+学生版)”的下载地址